專家與受邀貴賓 [fr]
2024-2025思想辯論
「人工智慧及其對公民身分之影響」
數位民主、造假資訊、教育與教學、倫理道德
台灣、南韓、日本三地區域合作計畫
下列專家及貴賓將參與2024年至2025年間定期舉行的六個工作坊,並將在合作的法國、台灣、日本、南韓媒體上發表文章及評論,供大眾閱讀 。
更多計畫相關資訊
拉哈芙.哈弗斯Rahaf Harfoush女士(法國)
前瞻策略專家、數位人類學家及多本暢銷書的作者,其最新著作《未來、工作、你?》討論職場中的文化,而《如何用大數據強化人才力?》則探討大數據如何為組織提供機會,以改善決策方針並創造更愉悅且充滿活力的職場文化。另一本著作《我們做到了》講述她在2008年美國總統大選期間作為歐巴馬數位媒體小組成員的經驗。哈弗斯的工作涉及新興科技、創新和數位文化。她同時擔任數位文化公司「紅線」的執行長,並於巴黎政治學院管理與創新學院教授「創新與新興商業模式」課程。過去她曾擔任世界經濟論壇前瞻科技計畫副主任,現今她是法國總統馬克宏政府的國家數位委員會成員。
阿德里安.巴斯德汪Adrien Basdevant先生(法國)
律師,熱衷於探究科技對於社會之影響。他創立了一間致力於創新、數據與社會的事務所。他也創立了網路媒體Coupdata,延伸其捍衛數位時代自由的工作。他具有法律與工商管理雙重背景,從事科技、法律與公共政策交會領域之工作,並為創新企業與新創公司提供戰略諮詢。他畢業於法國ESSEC高等商學院,並是貝納丹學院數位人文系科學委員會成員。他在ESSEC高等商學院-巴黎中央理工學院碩士雙聯學程教授個資保護、人工智慧及網路犯罪,尤其他還與尚-皮耶‧米格納(Jean-Pierre Mignard)合著《數據王國》一書,追溯我們與數據關係的大歷史,提供保護個人與群體免受科技進步影響之關鍵。自2021年2月起,阿德里安.巴斯德汪是法國國家數位委員會之一員。
亞麗珊卓.本薩蒙Alexandra Bensamoun女士(法國)
巴黎-薩克雷大學私法暨刑事科學教授、智慧財產權與數位法之專家。在該校與拉瓦爾大學(魁北克)及馬德里自治大學(西班牙)的聯合學位框架下,她設立並指導「基本智慧財產權及數位科技」碩士第二年/法學碩士學程。作為法國文化部文藝產權高級委員會提名的「合格人士」,她在該委員會執行多項任務,特別是在技術中介責任 、向公眾傳播之權利、人工智慧與文化、文本與資料探勘等方面;自2019年起,她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5年《文化表現形式多樣性公約》的專家,撰寫了大量個人與集體研究著作,其中包括一篇關於人工智慧法的論文。她活躍於學術研究圈,是國際文學與藝術協會(ALAI)法國分會的副會長(暨執委會成員)、加拿大人工智慧與數位對社會影響國際觀測站(OBVIA)副研究員及巴黎-薩克雷大學DATAIA研究所執委會成員。亞麗珊卓.本薩蒙為法國及國際企業與地方政府的科學戰略做出貢獻。2023年9月,她被法國總理任命為人工智慧戰略委員會成員。
凡妮莎‧努浩克Vanessa Nurock – (法國)
蔚藍海岸大學哲學系教授暨思想史研究中心(CRHI)副主任,其研究涉及倫理、政治與科學問題。她過去尤其致力於正義與關懷議題、動物倫理學、奈米科技、網路遺傳學及神經倫理學的研究,目前則對人工智慧帶來的倫理與政治問題感興趣,曾協調安排《人工智慧:倫理與政治關鍵問題》(Cités期刊2019年4月號,法國大學出版社)等著作之出版。
多明尼克.雷斯特 Dominique Lestel – (法國)
哲學家與生態學家,多明尼克.雷斯特為巴黎高等師範學院認知學系講師,於法國自然史博物館中的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環境人類學及生態學實驗室擔任研究員,並與B. Lizet一起負責一項關於動物與人之間的溝通、智能進化及理性比較生態學的多學科研究項目。
丹尼爾‧安德勒 Daniel Andler – (法國)
丹尼爾‧安德勒(Daniel Andler),巴黎索邦大學榮譽教授及法國大學研究院榮譽會員,是一位專注於邏輯學和科學哲學、認識論的學者。他主張一種自由自然主義,將認知科學與社會科學結合,並探討科學知識對政策和教育的影響。他任職於巴黎高等師範學院的認知研究系,並且是道德與政治科學學院的成員。
甘偵蓉博士(臺灣)
實用倫理學者,其專長為人工智慧倫理、機器倫理及人工智慧管理。現為國科會下屬「科技、民主、社會研究中心」(簡稱科民社中心)研究員,並於2024年1月開始於東海大學哲學系擔任全職助理教授。她在國立中正大學獲得哲學博士學位,其研究方向以實用倫理學及人權與國際法的哲學理論為主,並多次發表科學期刊論文及關於人工智慧與研究倫理的科普文章。
賴又豪博士生(臺灣)
國科會下屬「科技、民主、社會研究中心」(簡稱科民社中心)研究員暨執業律師,目前於美國華盛頓大學攻讀法學博士,研究方向主要探討民主國家如何加強公共領域的韌性,以抗衡數位威權的影響。他積極參與台北律師公會人權委員會,也是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多個小組的成員,尤其活躍於數位法、憲法訴訟及罪犯權利小組。加入科民社中心之前,他曾在擅長公共訴訟案件的義謙律師事務所擔任律師,也曾任司法院院長機要秘書。此外,他擁有國立台灣大學及美國哈佛大學法學碩士學位。
朴京信(南韓)
韓國大學法律系教授、人民團結與民主參與法律中心(PSPD Law Center)執行長;該中心為一非營利組織,曾發起並監督多項重大訴訟案件,主要關於言論自由、隱私權及著作權等方面。朴教授是非政府組織Opennet Korea的創辦人暨主任,該組織致力於促進網路言論自由,保護智慧財產權、隱私權與網路中立性,並改善公共資訊的獲取,同時他也是美國法律中心主任。此外,他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法學博士,並擁有哈佛大學物理學士學位。
矢入郁子(日本)
上智大學理工學院資訊工程學系教授,近期研究主要關於大腦信息的處理、土壤和水的元基因組學分析,以及針對偵測環境與人類行為的複雜暫時數據開發深度學習模式。她在1999年至2008年期間擔任資訊與通訊研究院(NICT)的主要研究員,並參與如網路未來、資訊的時空處理及機器人的通訊終端等研究計畫。矢入教授身兼多項要職,尤其曾擔任「地平線2022」科研計畫下歐盟與日本合作項目之評審,此外,她也是日本政府多個委員會的成員。
江間有沙(日本)
東京大學助理教授,日本理化學研究所(RIKEN)高階智慧計畫中心及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AIST)資訊科技與人因學部門客座研究員。作為科學與技術研究之學者,江間教授的主要興趣在於透過領導一個跨領域團隊來研究人工智慧的優勢與風險。她是「負責的可接受智能」(AIR)研究小組共同創辦人,該單位創立於2014年,旨在探討新出現的問題及人工智慧與社會之間的關係。她也是日本人工知能學會(JSAI)倫理委員會成員及日本深度學習協會(JDLA)理事。此外,她還是日本內閣府「以人為本的人工智慧社會原則委員會」成員,該委員會於2019年出版了《以人為本的人工智慧社會原則》。
權真敏 (南韓)
權真敏博士是首爾國立教育大學幼兒與特殊教育系教授。她擁有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的教育碩士學位和教育博士學位。她的研究專長為人類與人工智慧的融合,同時在其YouTube 頻道上討論與人工智慧相關的問題,並發表了多篇相關文章。
佐倉 統 (日本)
佐倉 統,1960年生於東京。 日本東京大學跨學院資訊研究所教授。 1992年,他於日本京都大學獲得博士學位,題目為西非野生黑猩猩的行為生態學。
佐倉教授完成博士論文後,重新將研究導向為歷史和哲學領域,尤其是日本社會生物學思想的接受度。
佐倉教授近期的活動重點為科普和教學。 擁有德國弗萊堡大學和日本橫濱大學的教學經驗。 他的出版品包括十幾本日文著作、五十篇學術文章,及數篇刊登於著名雜誌和報紙上的文章,曾多次以解釋科學學者的身份出現於電視媒體。 自 1998 年起擔任學術期刊《生物學與哲學》的顧問委員會成員。
2024年6月15日至20日 法國哲學週
本活動議程刻正研擬中!
日後將公布參與之專家與貴賓名單。
更多計畫相關資訊
法律專題週
本活動議程刻正研擬中!
日後將公布參與之專家與貴賓名單。
更多計畫相關資訊
2024年11月9日(星期六)在台中舉辦的思辨之夜「為未來世代而設的法庭」
「為未來世代所設的法庭」將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登場,本活動採用法媒Usbek & Rica經典的模擬審判形式。目前法庭成員及證人名單尚待確認,但可以確定的是,被告席上將會有一個(真的)人工智慧!
更多計畫相關資訊